作为世界上率先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国家之一,我国电池新能源汽车市场先发优势凸显。截至目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成交量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,累计推广量超过480万辆,占据全球半壁以上江山。同时国内全产业链累计投资额超过2万亿元,已经成为发展的新动能。
“当前,自主品牌加速开拓国际化发展新模式,打造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世界品牌。全球化竞争下,中国力量开始向上而行。闯关IPO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等成为业内众多企业的目标和成果。”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跨国车企电动化战略日渐明晰,在华布局不断升级,自主品牌将面对更大的挑战。
自10月份以来,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利好消息依旧暖风频吹。10月27日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.0》公布。
11月2日,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正式公布。《规划》提出,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,鼓励车用操作系统、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;要加强充换电、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等。
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国供应链正在成为世界新能源的核心供给链,很多整车企业产品都供应到欧洲去了,整体表现很强。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日益凸显,锂电池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、生态链等链条也开始重构。
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科技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将不再是发动机、车身、底盘,而是电池、芯片、车载系统、数据。” 原诚寅认为,目前在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技术研发上,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主流正负极材料。他判断,未来高镍材料将是主流方向,磷酸铁锂有望在低成本市场继续扩大份额,固态电池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。
对此,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、上海大学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久俊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。他认为,提高能量密度、功率密度、寿命仍然是电池开发的研究重点,低成本的高性能电极、电解质材料是关键因素。相对于能量密度和性能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钱逸泰则比较关注高安全性水系离子电池。他认为,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,但是有机电解液存在安全隐患,在电动自行车和储能方面的应用依然有待进一步研究。水系离子电池安全性高,有望逐步取代铅酸电池。
记者注意到,近些年乘用车电池在补贴与能量密度挂钩的影响下,逐步由磷酸铁锂向三元锂电池切换,但随着地方政府补贴取消,国家补贴标准降低50%以上,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优势正逐步凸显。
进入2020年以来,“无钴”概念迎来大爆发。在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骅看来,无钴层状正极材料成本较低,在价格敏感的领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,预计在电动两轮车、储能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。
“在中国引领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大发展中,纯电动车无疑将成为核心发展趋势。目前,纯电动车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比进一步提升,达到了67%。纯电动车的发展,势必推动以电池为核心的关键零部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,逐步形成完善的电池生态链。”崔东树对记者如是表示。